Arabica(阿拉比卡)Robusta(罗布斯塔)和Liberica(利比里亚)这三种豆系,也就是豆种。
咖啡豆的风味很多,基本由产地决定。对于咖啡入门者而言,只要记住这几种比较好的的风味就够了:巴西(口感饱满、不酸、回味甘甜)、哥伦比亚(风味均衡、口感厚实)、瓜地马拉(柔软风味、巧克力和水果的混合风味)、肯尼亚(果酸风味,酸度较高)、埃塞俄比亚(花香和果香)、印尼(酸度低,甜度高)。
1)曼特宁
曼特宁是八大主产区里最为众所周知的了,刚入门的小姑娘尤其喜欢点。至于味道嘛,可以理解为:最没有特点。它的苦是沁入喉咙的,有浓浓的香味,不掩饰,不做作。回味有糖浆和涩味,很直接。黄金曼特宁,品质在曼特宁之上。相比较而言,酸味明显,尤其当温度逐渐降下来后,酸味提升明显。我个人并不喜欢曼特宁,就是因为这种变化,降低了它的特色。当然,曼特宁依旧是拿来入门黑咖啡不错的选择,用它不断净化味蕾,锻炼舌头的敏感度。
2)耶加雪菲
酸,尤其是日晒的耶加雪菲,能酸倒牙。对于喜欢酸咖啡的朋友来说,耶加雪菲绝对是首选。前面曼特宁也提到了酸,从程度上来说,那个是2级,这个是8级。至于风味,喝日晒的耶加雪菲仿佛真的喝到了阳光的味道,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名字洗脑了。耶加雪菲是咖啡痴迷程度的“试剂”,如果你遇到有人声称喜爱黑咖啡,那就给他点一杯耶加雪菲,看他喝下去时的表情够不够自然,有没有喝醋时才会出现的表情从他脸上掠过,你就知道他有没有露馅了。酸是精品咖啡正经的味道,不是变质了啊!咖啡豆,咖啡果实的种子,原本就是酸酸甜甜的(其实我没吃过)。
3)瑰夏
酸咖啡中的顶级品种。它的酸有较高的复合度,能比较明显地喝出水果味道和花香。第一感觉是柠檬,接着是介于樱桃、玫瑰茄、蔓越莓、黑加仑之间的酸甜味道。在咖啡店里点瑰夏的朋友比较多,咖啡师常说这款豆子的手感好。“真的不是你给冲瞎了吗?”要知道,这类顶级咖啡的特点是,即便没什么冲泡手法,也能冲出来各种各样都还不错的味道。
4)蓝山
对于有幸弄到一点真蓝山的人来说(一脸自豪),蓝山也不过尔尔嘛。我觉得并没有太大必要神话蓝山,人家蓝山自己也没有标榜自己有多好喝,只不过是:平衡味道。什么是平衡味道呢,就是每一方面都刚刚好。苦味刚刚好,醇度刚刚好,酸度刚刚好,回甘刚刚好。喝了十几年咖啡,我对蓝山的评价是,在精品中,口味最正的。正是正确的正。有的店里一壶正品蓝山卖¥1200,你平常在一些咖啡馆里喝的,未必是蓝山哟。尤其,蓝山风味,不等于蓝山。
5)巴西咖啡
巴西量产极高,价格便宜,很多人拿来用作拼配了。我对巴西的印象一直不怎么好,奈何还是有人偏爱它,也就向爱(R)好(M)者(B)低头了。我通常形容巴西咖啡为一种流过黑人皮肤后的苦涩味道。入口即有巧克力的苦味。
6)肯尼亚
最近我个人比较偏爱肯尼亚,相对而言比较小众。其实肯尼亚并没有明显的特色,香气浓郁,苦味正好,酸度也不弱,整体而言中规中矩之上,多了一分精致。我也有观察过到点肯尼亚的人,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客观:他们内敛而装X,细腻又毫不做作,不经意间流露出不可一世的骄傲。这是肯尼亚赋予他们的人格特质。如果我请你喝一杯咖啡,你说你喝的是肯尼亚,那绝对是专家级。这款豆子品鉴出来需要非常细腻的舌头,它不同于大部分小众咖啡,没啥特点,但很精致,这就是它的最大特点。
7)哥伦比亚
哥伦比亚是我最为推崇的,它的特性也当之无愧。醇香浓郁,酸度最低,非常匹配北方人的习惯和爱好。哥伦比亚级别划分明显,低端一点的如慧兰,略带涩味,整体醇香度极佳。高端的娜玲珑,醇香通透,沁人心扉。最大亮点是喝完哥伦比亚的杯子,可以闻到浓郁的焦糖甜味。如果你也不喜欢酸咖啡,特别在意咖啡的醇香,那我推荐哥伦比亚,一定要买娜玲珑哦!
8)古巴咖啡
如果你对“异味”有兴趣,别考虑巴西咖啡,试试古巴咖啡吧。古巴咖啡有浓烈的烟熏味,或者叫“醉人的烟草味”。是不是因为古巴的雪茄最赞,一方水土养一方农作物啊。喝古巴咖啡的,往往都是大哥级人物,十有八九夹一根雪茄,嗓子沙哑。
参考资料:
-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0318124/answer/842596828
- 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626401/